- ·潮剧孟姜女过关
·潮剧舞台——现代戏同样精彩
·潮剧《革命母亲李梨英》演出
·父母无修世,卖囝去做戏
·潮剧折子戏《赛花女 闹府》
·渔湖潮剧团团长黄锡宏:情倾
·王少瑜:真假声结合是潮剧唱
·艺德艺术留芬芳——谈著名潮
·我对潮剧的情怀:至始至终
·潮剧“知音”记昔年
·艺韵坊“潮剧、民乐培训班”
·李廷波在潮剧作曲知识讲座上
·小梨花潮剧二团招募票友演员
·听梨园大咖戏说潮剧江湖
·2016广东戏曲喜剧特邀展:潮
- ·香港潮剧
·陈俊光潮剧艺术个人专辑发
·潮剧折子戏《扫窗会》传承
·揭阳市小梅花艺术团《荔镜
·汕头潮乐团(汕头市曲艺团
·访潮剧著名丑角——陈鸿飞
·记省第七届戏剧演绎大赛器
·“情牵鲁甸——潮剧折子戏
·老派的林淳钓
·蚁燕丹
·潮州市韩江潮剧团
·潮剧《翁万达主婚》观后感
·有潮人就有潮剧
·第四届中青年潮剧演艺大赛
·漫画大师廖冰兄的潮剧故事
·钟怡坤
·潮剧首位“小梅花”金奖得
·钟灵毓秀巧雕玉——评著名
·经典潮剧电影《刘明珠》搬
·一个坚韧不拔潮汕妇女形象
一提到潮剧,相信不少人立即会想到“姚璇秋”这个名字。作为著名的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潮剧杰出演员,她的艺术成就,代表着潮剧前进的步伐。
在漫长的从艺生涯中,姚璇秋勤学苦练,孜孜以求,将师父的口授心传以及名师的教导不断内化而凝练出了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如今姚璇秋奶奶已经81岁了,但作为潮剧非遗项目的国家级传承人,她仍不遗余力地坚守着,将她毕生所学传递给年轻的潮剧演员。
近日,特区青年报小记者在慧如剧场采访到了姚璇秋奶奶,她给孩子们讲述了潮剧薪火传承的故事。
旧潮剧的童伶制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贾母要听梨香院的孩子们唱曲,文官说:“我们的戏自然不能入姨太太和亲家太太姑娘们的眼,不过听我们一个发脱口齿,再听一个喉咙罢了。”文官的话道出了中国传统戏曲一种较为普遍的审美趣味。发脱口齿,清清脆脆,无烟火味,这正是童声唱曲之妙。
童伶演戏,非潮剧独有,我国许多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如京剧大师梅兰芳,8岁学艺,11岁登台;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10岁学艺,14岁登台,还在北京童伶竞选大会上,博得“童伶大王”的美誉。
其他剧种虽也有小小年纪就学戏的,但只有潮剧是以童伶为主角,生旦是童伶,配角是成人。潮剧实行童伶制的时间较早,到了清朝末年潮剧进入鼎盛时代。潮剧童伶不是“后备演员”,班主买过来几个月,童伶就得登台挣钱。童伶相当于班主的奴隶,生活十分悲惨。民谚云:“父母无修世,卖仔去做戏。鼓乐声声响,目汁垂垂滴。”由于童伶在戏班经常受到虐待,潮汕人把学戏的孩子称为“苦班子弟”。
口述:“童伶制是非常残酷的,如果演员演错的话,就要受到责罚,打得很重。在我看来,这就是奴隶制。我两个哥哥因为环境所迫,在孤儿院长大,那个时候的孤儿院都是有钱人办的,不让人吃白食,所以就请人来培养这些孩子,组成一个小剧团,里面都是十几岁的小孩。小时候,我常去看哥哥演潮剧,后来的六大班去澄海演戏,我也去看,看他们教戏,看童伶学戏。那个时候,如果学不好就要挨打,看到童伶挨打,其实我很害怕的,但是又忍不住要去看。那个时候都是演通宵的,晚上十一二点的戏是最好看的,看着看着,就自己学唱。”
承
1951年潮剧废除童伶制,改为成年人演出,招聘新人。姚璇秋正是在这种机遇下进入剧团的。姚璇秋是幸运的,进入剧团后,就赶上了戏剧改革。到全国各地汇演时,姚璇秋得以观摩其它剧种的表演,获益良多。她努力将潮剧的优美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古老的潮剧又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芒。
口述:“有一次学唱潮剧的时候被正顺剧团的人听到了,那个时候取消童伶制,要招一批青少年,我就被招去了。一开始我也不想学的,因为当初看到童伶演戏的时候,要挨打的,实在没什么好感。我去的时候,就问:‘会打人么?’‘没打。’‘有没有通宵戏?’‘没通宵戏。’就这样,那就去试试吧。”
“我1953至1955这三年在广州学习,看了好多剧。一看到广州粤剧,还有海陆丰的西秦老戏也是很古老的剧种,我都去学。中央歌剧院来广州演出,白毛女啊,红珊瑚啊这些,郭兰英唱得非常好,我就经常去看。正因为兴趣相投,我们相识了。53年戏剧大会演之后,大家互相观摩,开座谈会,气氛非常好。还有当时越剧开了一个大型的进修班,潮剧也派人去进修学习。那时候刚刚懂得欣赏,懂得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做得好的,我们就取过来,要做得跟人家一样好。”
传
舞台上光彩夺目,舞台下的她,是一位无私的潮剧传承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姚璇秋就开始致力于潮剧传承工作。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姚璇秋用苦、深、谦“三字经”,演绎着她钟情一生的潮剧事业。
口述:“我常跟青年演员们说,艺之初,苦为先。吃得苦中苦,方得演艺精,这就是苦;艺海无涯,只有深潜下去,愈陷愈深才好。演戏不能只演一副皮相,要演出真、意、神来,这就是深。在演出获得掌声之后,要多想自己的不足,不能飘飘然,这就是谦。”
(培煌 整理)插图作者:林嘉琳(9岁)李桂纯(13岁)
作者就读学校:汕头市金龙小学
主办单位:广东潮剧院 特区青年报
![]() |
加微信号:xijucn-com (或扫描二维码)为好友,好礼送不停!免费送戏票,纪念品,戏曲MP3播放器,戏曲动漫卡通玩偶,戏曲T恤,戏曲鼠标垫,手机壳等!准时为您推荐戏剧热点信息。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