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剧中的民俗文化
·潮剧轶闻趣事:洪妙苦乐记
·一曲“明珠”众口传
·潮剧演员陈丽玉
·广东潮剧院演员蔡莉
·广东潮剧院2017年“潮剧进校
·“永远的潮声·庆祝香港回归
·潮剧《迎国庆潮剧折子戏专场
·2017年汕头市“潮剧进校园”
·潮剧《梁宫平乱》邪不胜正完
·潮剧《红军阿姆》入选第十三
·广东潮剧院与汕头市飞厦中学
·《逼宫夺玺》编排巧妙一波三
·“学生进剧场”乐享“周五有
·“潮音韵、龙岗情”潮剧专场
- ·潮剧中的民俗文化
·潮剧表演人才高级研修班与
·2017年汕头市潮剧进农村惠
·广东潮剧院《金花女》《张
·香港潮剧
·陈俊光潮剧艺术个人专辑发
·潮剧折子戏《扫窗会》传承
·揭阳市小梅花艺术团《荔镜
·汕头潮乐团(汕头市曲艺团
·访潮剧著名丑角——陈鸿飞
·记省第七届戏剧演绎大赛器
·“情牵鲁甸——潮剧折子戏
·老派的林淳钓
·蚁燕丹
·潮州市韩江潮剧团
·潮剧《翁万达主婚》观后感
·有潮人就有潮剧
·第四届中青年潮剧演艺大赛
·漫画大师廖冰兄的潮剧故事
·钟怡坤
10月20日下午,由市文广新局、广东潮剧院联合举办的2017年汕头市“潮剧进校园”活动走进汕头市培苗学校。今天潮剧艺术知识讲座的主讲老师是广东潮剧院艺术创作室副主任、国家二级导演郑松明。他讲课的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潮剧的历史、潮剧的分布和潮剧行当的分类。培苗学校50多名师生代表聆听了讲座。
什么是潮剧?“潮剧就是用潮汕话唱念的剧种,是中国戏曲300多个剧种之一”。简单明了的介绍之后,老师引用了史料关于潮剧起源于1566年及1975年潮州出土剧本资料的考证记载,向同学们讲述了潮剧的渊源——潮剧发源至今已有580多年历史。普通话有四个音,而潮汕话有八个音,将富有咱们潮州音乐特色的乐曲揉进其中,能更好地表达演员的情感世界。郑松明老师接着说,由于福建毗邻广东,一直以来潮剧在广东东部到福建东南部一带传唱不衰,而由于潮商的不断开拓,潮剧更是遍布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正所谓“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剧”。潮剧已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潮汕非遗文化。
活动互动环节,老师指导如何做好“武松打虎”舞台表演:
接着,郑老师对潮剧各行当的分类及角色表演的特征一一作了分解:丑行“蹲、缩、贼头贼脑”;花旦“表演跳跃、走路灵巧”;老旦“弓着腰、八字脚”;闺门旦“美丽端庄、表演稳重”;青衣“身份卑微、悲剧人物、重唱腔”;小花脸时迁“贼眉鼠眼”;二花脸张飞“粗犷豪爽”;大花脸“身份地位高,走路有如狮子般威风” ……。声情并茂,寓教于乐,赢得同学们阵阵掌声。二名小女生更是大胆走上讲台,在老师的指导下模拟武松“站好马步、握紧拳头、瞪大双眼”,小老虎“蜷缩下蹲、举手投降、作惊恐状”,身体的协调性和对动作把握的准确性得到了老师的赞赏。
培苗学校的黄为娇副校长表示,潮剧作为本土的传统文化,值得传承和发扬。把潮剧引进校园既丰富了校园的文娱生活,又增进了同学们对潮剧的了解和体验,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好处。特别是让外地来汕读书的学生也了解潮剧,爱上潮剧,将潮汕文化发扬光大,意义非凡。接下来学校还计划组织学生走进剧场观摩学习。该校901班的余佳璇同学说,因为妈妈是贵州人,自己平时不讲潮汕话,但是看了潮剧“武松打虎”之后,还是被演员生动逼真的表演深深吸引了。刚才听了潮剧艺术知识讲座,了解到潮剧的博大精深,对潮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有机会走进剧场看潮剧。
黄为娇副校长接受采访:
901班的余佳璇接受采访:
“潮剧进校园”活动积极响应和落实了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精神,旨在全面普及推广潮剧艺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中小学的传播和普及,增进学生对潮剧艺术的了解和体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的热情,为建设文化强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重要支撑。文:林少辉 图:蔡闻燕
![]() |
加微信号:xijucn-com (或扫描二维码)为好友,好礼送不停!免费送戏票,纪念品,戏曲MP3播放器,戏曲动漫卡通玩偶,戏曲T恤,戏曲鼠标垫,手机壳等!准时为您推荐戏剧热点信息。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