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剧《香罗帕》继承传统 缅
·中国首届川剧变脸艺术公益大
·川剧课本剧《花木兰》获四川
·许倩云 一片丹心在川剧
·川剧题材电影《笑里藏刀》首
·刘芸:川剧传承,既需嗓音传
·5岁女孩变脸惊艳全场
·内江市川剧团川剧《晚霞》
·“理工男”的川剧梦
·彭派变脸第四代传人杨勇先生
·川剧理论评论人才培养班在渝
·川剧《马前泼水》唱响成都三
·川渝两地多剧目荣获“第二十
·川剧《金子》青年表演人才培
·传播是我们的责任:走近中国
- ·内江市川剧团川剧《晚霞》
·彭派变脸第四代传人杨勇先
·复兴川剧的“守夜人”抛弃
·自贡大型原创现代川剧《还
·重庆市川剧院的经典保留剧
·王玉梅川剧交响音乐会将在
·川剧名家陈巧茹精彩亮相20
·春节期间川剧团好戏连台
·四川省第三届中小学川剧传
·2017《荟萃蓉城》川剧展演
·川剧广播体操受学生欢迎
·四川川剧锣鼓,川剧锣鼓吹
·川剧中青年演员培训班结业
·重庆艺校川剧《皮金滚灯》
·川剧电影《笑里藏刀》杀青
·少儿川剧表演让非遗传承更
·传统川剧《双八郎之禹门关
·川剧《诗酒太白》建组投排
·成都市川剧院优秀青年演员
·龙潭剧社 留住川剧“火种
每周一三五及周末傍晚,喜欢川剧的戏迷们便从四面八方赶到绵竹剑南老街古戏台前看川戏,一出出经典剧目轮番上演,每天内容各不相同,看得戏迷们大呼过瘾。
绵竹素有川西北“戏窝子”之称,近两年来,绵竹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积极响应贯彻关于保护地方戏剧的相关政策,在保护、支持川剧发展方面作了有益探索。
政府买单市民看戏大力弘扬川剧文化
绵竹姊妹花川剧团是一个民营剧团,从2013年3月起一直扎根绵竹,长期固定进行川剧表演,拥有大量粉丝。因演出场地消防安全原因,姊妹花川剧团于今年元旦停止表演,一时之间,戏迷们难以接受。为进一步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力度,绵竹市委宣传部、绵竹市文体广电出版局、绵竹市旅游局通过政府采购程序,购买了该剧团149场川剧演出项目,既支持了姊妹花川剧团发展壮大,又满足了市民对戏剧文化的需求。
此外,今年7月27日正式启动了“老街老戏老话题——绵竹市2018年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暨消夏戏剧季”惠民演出活动,每周一、周三、周五、周六、周日晚上,在剑南老街古戏台举办川剧经典剧目演出,大家又有了固定看戏的场所。
为了让传统川剧长期扎根基层,方便城乡群众观看,绵竹市还给予川剧协会经费支持,长期在城西梨园会馆开展川剧演唱活动。每年组织川剧表演者深入乡村、企业、学校,坚持送戏下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戏剧表演。
据统计,绵竹市每年在剑南老街古戏台举办20余场川剧演出,观众达4万余人。同时,每年组织曲协川剧演唱队在城西梨园会馆和人民公园开展川剧坐唱80次,开展戏剧下乡、进校园、进企业、到敬老院等40余场次,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力地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
将川剧教育纳入课程让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为了让绵竹川剧后继有人,绵竹市除了注重川剧演唱队伍中人才梯次培养,更组织川剧表演走进校园,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传统戏剧文化。
多年来,绵竹市尝试在一些学校举办川剧娃娃班,培养广大学生对川剧的兴趣。组织专业人员进学校为学生们讲解、展示传统戏剧魅力。目前,绵竹市正委托教育部编写戏剧教材,将把川剧教育纳入该市中小学教育课程,让孩子们通过系统的知识学习,进一步了解川剧艺术、学唱川剧,将戏曲艺术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引导他们养成高雅的艺术品味,从而建立起一条守护传统文化、传播传统伦理、实现传统价值的有效途径。
戏剧+旅游+养老走川剧融合发展之路
每天下午两点,位于绵竹市西南镇的姊妹花川剧团演艺中心川剧演出便正式开始,喜欢川剧的朋友们在此看戏、喝茶、下棋,生活其乐融融。
为促进传统川剧发展,绵竹市在保护、传承川剧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帮助民营川剧团转变经营方式拓展发展路子,探索“戏剧+旅游+养老”的方式,促进剧团更好地发展。今年元旦,姊妹花川剧团因场地问题停止表演,绵竹市文化主管部门积极作为,帮助该剧团将西南一处闲置的农家乐盘下,打造成姊妹花川剧团演艺中心。每天上午,广大戏迷和游客们来此喝茶休闲,下午则欣赏川剧表演,每天演出剧目都不一样,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自今年5月下旬开张以来,姊妹花川剧团演艺中心每天接待观众一两百人,“戏剧+旅游+养老”的经营模式取得实效。
下一步,绵竹市还将在剑南老街古戏台增设川剧体验中心,不仅让广大游客在此体验川剧服装、化妆,还可近距离体验川剧变脸、吐火等川剧绝技,进一步吸引人气促进旅游发展。(王冰 记者陈晓霞)
![]() |
加微信号:xijucn-com (或扫描二维码)为好友,好礼送不停!免费送戏票,纪念品,戏曲MP3播放器,戏曲动漫卡通玩偶,戏曲T恤,戏曲鼠标垫,手机壳等!准时为您推荐戏剧热点信息。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