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高级搜索 | 收藏本站
默认搜索       热门:   京剧   豫剧   越剧   黄梅戏   二人转
当前位置:中国戏剧网>地方戏> 正文
  • 奇妙的傩舞

  • 作者: 2023-03-16 16:41 字体:[ ]
一提起舞,年轻的朋友们无不对慢四步给以深情,对伦巴加以赞许,对迪期科报以狂热,却没有听谁说起过我国古老的舞种——傩舞。 傩舞是我们的祖先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之一。我跟随《民舞集成》江西省卷、婺源分卷写作组来秋口乡长径村发掘、整理傩舞时,才真正认识了它。当地群众称它为“舞鬼戏”。关于傩舞的起源,传说是古代百姓用以“驱逐四方疫鬼”的一种仪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傩舞增加了许多娱乐的成分。 撇开那些神话内容,用现代舞曲录音磁带代替传统锣鼓伴奏,我请长径村傩舞老艺人跳了几个节目。出乎多数人的意料之外,其舞步许多都能与现代舞曲的节奏合拍。如独舞《开天辟地》,可以用迪斯科伴奏到底;《后羿射日》是双人舞,可以用伦巴和探弋音乐伴奏始终;又如《八仙上寿》,则是迪斯科、伦巴、慢四、探弋、尔华兹舞等舞步之大成,头、手、足、臀、腰配合默契,随着“嘭嚓嚓”的不断变化,时而狂热、时而深情、时而奔放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所不同的是配舞的音乐,现代舞是“嘭嚓嚓”,傩舞用是咚咚锵”,然而节拍基本上是一致的。当然,有些舞蹈节奏无法与现代舞曲合拍。比如《追王》一节,是在村落的巷道中进行的。其节奏随着表演者的兴致来决定,可以像花前月下散步一样漫不经心,也可以像追捕逃犯一样紧张激烈。婺源傩舞,表演时不受时空限制。当艺人们穿上华丽的服装,戴上威严、滑稽的面具进行表演时,就像化妆舞会一样庄重、高雅、活泼。 值得一提的是,婺源傩舞曾于1953年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并获得优秀演出奖,被舞蹈研究工作者称为“中国舞蹈艺术的活化石”。 然而,与祖国许许多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一样,傩舞——这中国舞蹈艺术的活化石,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尤其是十年浩劫中,几乎被摧毁殆尽,道具被焚烧,艺人遭批斗。但是,在那极其艰难的环境中,长径村的老艺人,却冒着风险保存了八件服装、四件面具和一套不齐全的锣鼓。1986年,在上饶地区艺术表演会上,婺源傩舞(节选)受到了来自南昌、上海、北京等地舞蹈专家的高度评价。今年春节期间,长径傩舞团以崭新的阵容,精湛的演技,在全乡巡回演出,受到各年龄层次观众的热烈欢迎,盛况空前。如今从中央到地方,正在加紧进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的编辑工作。《民舞集成》江西省卷编辑部、省文化厅录像队,于1986年6月专程到长径村为婺源傩舞作了完整的录像。这一切,正孕育着民族之舞更加兴旺繁荣的明天,正是傩舞的希望所在。可以预料,到那时,中国的各种民舞,不但在华厦大地流行,还会冲出国界。在大洋的彼岸,在一切文明的所在,都会出现中华民族的精彩舞姿。
加微信号:xijucn-com (或扫描二维码)为好友,好礼送不停!免费送戏票,纪念品,戏曲MP3播放器,戏曲动漫卡通玩偶,戏曲T恤,戏曲鼠标垫,手机壳等!准时为您推荐戏剧热点信息。


舞剧《只此青绿》9月20日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
舞剧《只此青绿》9
郑云龙倾情声演讲述 | 音乐剧《我,堂吉诃德》
郑云龙倾情声演讲述
喜剧《原来我们都爱笑》属于你我的快乐
喜剧《原来我们都爱
《e小调第四号交响曲》——浪漫与古典交织的暮秋之歌
《e小调第四号交响
儿童剧《酷虫学校1》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儿童剧《酷虫学校1
所有评论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讨论本文 戏曲大全 民间小调 返回列表  
* 注册新用户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