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曲伴奏乐器葫芦箫
·戏曲伴奏乐器扬琴
·戏曲伴奏乐器锣
·戏曲伴奏乐器牛腿琴
·戏曲伴奏乐器东不拉
·戏曲伴奏乐器箜篌
·戏曲伴奏乐器马头琴
·戏曲伴奏乐器管子
·戏曲伴奏乐器笙
·戏曲伴奏乐器柳琴
·戏曲伴奏乐器伽耶琴
·戏曲伴奏乐器笛子
·戏曲伴奏乐器
·伴奏乐器二胡
·戏曲的伴奏乐器编钟
- ·肖瑶小选手演出广东汉剧《
·全国汉剧艺术研讨会暨汉剧
·广东汉剧《王昭君》第十四
·武汉汉剧院九月演出预告
·汉剧名角汪凤霞
·“汉剧根苗”王荔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新编现
·广东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9夏之风东湖戏剧惠民展
·广东汉剧“周五有戏”红色
·国家级非遗广东汉剧传承人
·首届汉剧艺术节圆满落幕
·广东汉剧(汉乐)活动驿站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2019年
·梅花奖得主、著名汉剧演员
·想看大戏?闽西汉剧现代戏
·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艺术
·新编历史传奇大戏《霓裳长
·五百年汉剧高腔 八十载戏
·第三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
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
相传埙起源于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古时候,人们常常用绳子系上一个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击打鸟兽。有的球体中间是空的,抡起来一兜风能发出声音。后来人们觉得挺好玩,就拿来吹,于是这种石流星就慢慢地演变成了埙。
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
埙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侧壁开有音孔。最早的埙只有一个音孔,后来逐渐发展为多孔,一直到公元前三世纪末期才出现六音孔埙。
中国音乐学院曹正教授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就开始制作仿古陶埙。后来,天津音乐学院的陈重教授在古制梨形六孔埙的基础上,又设计出新型的九孔陶埙,用江苏省宜兴市的紫陶制成。这种九孔埙既保持了传统埙原有的外形和音色,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能吹出音阶和半音,使它成为可以转调的乐器,而且音色古朴醇厚、低沉悲壮,极富特色。另外,由于九孔埙改变了原来不规则的音孔排列,按照现代人的演奏习惯,使演奏更为方便,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使用。
九孔陶埙的面世,标志着中国古埙重新获得了生机。不久之后,陈重教授的另一位学生、湖北省歌舞团的赵良山,用红木研制出十孔埙,解决了埙难以吹奏高音的缺陷。
埙在中国的音乐历史上主要用于历代的宫廷音乐。在宫廷音乐中,埙分成颂埙和雅埙两种。颂埙形体较小,像个鸡蛋,音响稍高;雅埙形体较大,音响浑厚低沉,常常和一种用竹子做成的吹管乐器篪配合演奏。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这样一句话,意思是说兄弟两人,一个吹埙一个吹篪,表达和睦亲善的手足之情。
![]() |
加微信号:xijucn-com (或扫描二维码)为好友,好礼送不停!免费送戏票,纪念品,戏曲MP3播放器,戏曲动漫卡通玩偶,戏曲T恤,戏曲鼠标垫,手机壳等!准时为您推荐戏剧热点信息。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