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高级搜索 | 收藏本站
默认搜索       热门:   京剧   豫剧   越剧   黄梅戏   二人转
当前位置:中国戏剧网>评剧> 正文
  • 评剧电影《安娥》在石首映

  • 作者:河北党史 2021-07-19 21:01 字体:[ ]

7月16日,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北省戏剧家协会、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石家庄市文广旅局、石家庄市艺术研究院主办,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承办的评剧电影《安娥》首映式在石家庄举行。来自河北、北京的专家学者、党员代表、劳模代表等参加了此次系列活动。

安娥,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她创作的《卖报歌》《渔光曲》以及作词的《打回老家去》等作品至今闪耀着艺术的光华。电影《安娥》是在同名舞台剧的基础上再次创作的,由刘兴会、刘融融担任编剧,尹大为导演,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袁淑梅领衔主演。

《安娥》按照电影艺术规律,对内容结构进行了调整,使主题更集中;扩展银幕时空,强化视觉画面;转变表演风格,创新音乐、唱腔,使影片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观众。“将《安娥》打造成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电影精品,让评剧艺术在传承和发展中留下时代印记,让更多观众认识评剧,领略评剧艺术魅力。”编剧刘兴会说。

据介绍,影片领衔主演袁淑梅,从艺45年来,主演了评剧《安娥》《西柏坡》《淀上人家》等一批弘扬时代主旋律的精品剧目和《花为媒》《乾坤带》《秦香莲》等优秀传统戏,深受观众喜欢。如何把古老的中国戏曲艺术转化为现代电影艺术,让更多观众感受戏曲艺术魅力。首映式上袁淑梅表示,电影《安娥》在这方面做出了突破,借助电影艺术和先进传播手段,发挥舞台艺术和电影艺术的双重效果,对传统戏曲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电影《安娥》打破了戏曲的舞台程式,将戏曲的唱腔、身段作为电影视听语言元素重新组织,带给人们一种崭新的审美感受。”观看电影的观众和专家学者纷纷表示,这部电影让戏曲艺术传得更远、传得更长久。

剧作家、歌词作家安娥

安娥(1905—1976),女,原名张式沅,曾用名何平、张菊生,获鹿县范谈村(今石家庄市长安区)人。1925年秋,肄业于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1926年,被派往大连做宣传工作并从事女工运动。1927年春至1929年秋,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在上海中共中央特工部工作。1932年,党组织遭到破坏,与组织失掉联系。1933年至1937年,在上海参加进步文艺运动,曾任百代唱片公司歌曲部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在武汉、重庆、桂林、昆明等地从事文化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上海,在实验戏剧学校任教。1948年,赴解放区。1949年,在北京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并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到朝鲜前线访问。回国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实验歌剧院、中国戏剧家协会任创作员。

安娥是民国才女,一生充满传奇:苏联国家保卫总局特工;上海中共中央特科特工;受陈赓派遣,任国民党组织部调查科驻上海“中央特派员”杨登瀛的秘书;致力于战时儿童保育会;抗战战地记者;赴抗美援朝前线。安娥的情感生活也充满曲折:与邓鹤皋的革命姻缘,与音乐家任光的音乐情缘,与戏剧家田汉的生死情缘。

主要作品有:诗集《燕赵儿女》,诗剧《高粱红了》《战地之春》《洪波曲》,剧本《黄泥岗》,儿童剧《假姥姥》、《海石花》,戏曲剧本《情探》(与田汉合作),小说《苏联分厂长塔拉索夫》,报告文学《五月榴花照眼明》《苏联大嫂》《从朝鲜归来》《一个劳动英雄的成长》等。著名歌词有《卖报歌》《渔光曲》《三个姑娘》《节日的晚上》等,还有译作《在某一个国家内》(苏联维尔塔著)、《特别任务》(苏联米哈尔考夫著)等。

1956年因病失去工作能力。1976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终年71岁。

加微信号:xijucn-com (或扫描二维码)为好友,好礼送不停!免费送戏票,纪念品,戏曲MP3播放器,戏曲动漫卡通玩偶,戏曲T恤,戏曲鼠标垫,手机壳等!准时为您推荐戏剧热点信息。


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青年队将演出《包公三勘蝴蝶梦》
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
顺义区高丽营镇凭借“评剧”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顺义区高丽营镇凭借
大型新编历史评剧《魂断天波府》建组
大型新编历史评剧《
《评剧天地:评剧折子戏专场》今日直播上线
《评剧天地:评剧折
评剧电影《包公三勘蝴蝶梦》荣获第17届中美电影节年度最佳戏曲电影奖
评剧电影《包公三勘

所有评论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评剧视频 讨论本文 返回列表  
* 注册新用户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