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屈原故事为内容的皮影戏精
·罗山皮影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2018年深圳残疾人非遗(孝
·仙桃市江汉皮影艺术团惠民演
·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举办
·古老的华州皮影
·赏皮影戏感受非遗魅力 凤凰
·梁素芝成为乐亭皮影戏首位国
·“光与影的艺术”皮影戏专场
·国家艺术基金《皮影戏艺术人
·祖孙四代的皮影人生
·第三届浙江省民间文艺“映山
·“改革开放40年”袖珍人皮影
·省文化厅副厅长刁玉泉一行来
·山东青岛芙蓉山小学皮影艺术
- ·罗山皮影戏非物质文化遗产
·绛州皮影戏:一口道出千古
·《京西入画》
·海宁皮影戏艺术团在沙雅县
·华县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魏
·西安工业大学2017“探寻周
·“天下皮影第一龙”横空出
·改良版的创意皮影戏令人惊
·中国民协皮影艺术委员会“
·《江南style》版皮影吸引3
·秦礼刚40年演出15000场皮
·暑期社会实践 秦腔与皮影
·汉阴县平梁镇皮影戏专场助
·感恩中国、公益主题——全
·甘肃静宁:杨润禄和他的皮
·皮影戏商演路在何方
·南京大学生拜皮影大师秦礼
·看皮影舞台剧《曹冲称象》
·古朴神奇的庆阳环县皮影
·信阳皮影界“大腕”李世宏
几张皮子,一把刻刀,雕刻成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简易的舞台,洁白的幕布,演绎出生动有趣的皮影戏;自费买道具,四处奔波演出,只为让青岛市民更了解皮影艺术……这就是杨月华。
“我们是青岛最早开始做皮影和皮影戏的。”今年71岁的杨月华告诉记者,她和老伴2008年在西镇台西社区的帮助下,开了岛城首家皮影工作室——大嘴巴皮影工作室。为了让更多的青岛市民了解皮影艺术,他们还自费买道具置办设备,四处奔波演出。杨月华是地地道道的青岛人,除了一手剪纸的绝技,也醉心皮影艺术。老伴刘尚仪是河北唐山人,早年就迷恋上唐山皮影的制作。夫妻两人老心不老,因为有皮影这个共同的爱好,虽然花光了积蓄,但他们仍然乐此不疲,尽量多地为青岛市民公益演出皮影戏。
选皮、磨皮、雕刻、上色、拼装……十几道工序下来才能做出工艺复杂的皮影形象,做一个皮影人物往往需要一周的时间。等皮影形象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老两口又着手创作具有青岛特色的皮影戏,于是,第一部青岛皮影《大嘴巴说过年》就诞生了。随后,他们还创作了皮影戏《萝卜会》《糖球会》《崂山道士》等。“我们就是想让青岛皮影活起来,并传下去。”杨月华说。
制作皮影是个技术活,更是个艺术活。杨月华和老伴制作出来的每件皮影作品,都是老两口再三商讨、再三修改过的精品。只要有空,杨月华就会点亮办公桌上的台灯,认真地刻着皮影。
制作皮影以前用驴皮,杨月华现在多用牛皮。她说:“驴皮买不到,即使是牛皮,现在也很不好买。制作皮影的牛皮是经过专门处理的,我们也是托了朋友,才能买到这种牛皮。”记者在杨月华家中看到,经过处理的牛皮极为坚实,几乎透明,厚度只有一二毫米。牛皮要先沤制,再用特殊的工具刮去内外层的脂肪和毛,只剩中间最坚韧的部分,晒干后才能制作皮影。
杨月华一直有个心愿,希望有年轻人跟她学习皮影制作。她说:“皮影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为了这个愿望,现在的杨月华,经常奔走于学校和社区,义务为大家演出,讲皮影。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皮影奶奶”。
王雷 摄影报道
![]() |
加微信号:xijucn-com (或扫描二维码)为好友,好礼送不停!免费送戏票,纪念品,戏曲MP3播放器,戏曲动漫卡通玩偶,戏曲T恤,戏曲鼠标垫,手机壳等!准时为您推荐戏剧热点信息。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