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曲剧院开展“思想解放、
·北京市曲剧团即日起部分演出
·北京曲剧《离婚》将演
·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大型现代曲剧《使命》首演
·爱在重阳 恩在我心—北京曲
·海宣池曲剧团演出走进三门峡
·汝阳县百乐曲剧团国庆演出
·纪念海连池逝世九周年 河南
·曲剧演员:盛国生
·海曲演出走进郑州市中牟县三
·北京市曲剧团9月6日-9月12日
·北京曲剧经典剧目《茶馆》开
·北京曲剧《十不闲传奇》【剪
·北京曲剧《正红旗下》洗三
- ·纪念马骐先生逝世一周年暨
·“情暖新春”专场文艺演出
·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李金波
·临颍最后一个曲剧团 走乡
·包公说媒化恩怨 紫云英哥
·魏麦云,在淡然中坚守本真
·庆祝祖国70华诞,曲剧名家
·“芳韵双鸣薪火传”纪念曲
·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刘爱云
·曲剧表演艺术家牛长鑫荣获
·渑池县荣获首批“河南省曲
·河南传统戏剧非遗培训班在
·大型新编古装曲剧《新版·
·曲剧马派演唱会
·全国优秀青年曲剧演员齐聚
·曲剧名家刘青喜收14位新徒
·不一样的曲剧《刘姥姥进大
·大型现实题材曲剧《嫂娘》
·原创北京曲剧《北京人家之
·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董秀娟
王立(1907年-1971年),又名王士秀,艺名“木匠立”,汝州市王寨乡东王庄人。河南曲剧早期著名小生演员,兼饰老旦、白须。将河南曲剧搬上舞台的功勋演员之一。在陕西演出期间,得到陕西吕氏的爱慕,随王立到临汝,虽然后来吕氏被王立妻焦氏打死,但也充分说明王立的扮相与演技吸人眼球。
王立自幼家贫,父母为使他有一技之长,将他送到杨楼街郭拴处学木匠。郭拴爱踩跷唱曲子戏,他一方面教王立学木工活,一方面教王立踩高跷唱曲子。年青的王立聪明好学,时间不长,不管是木工活还是踩跷唱曲子戏,均能独具匠心,独特创新。郭拴惊叹不已,自愧不如。成人后,王立痴迷于踩跷唱戏,木工活也基本舍弃不做。
王立常年活动于郑铁炉村,和朱万明、樊大立、朱二才等成了“玩友”,不到20岁的王立踩跷就技高一筹,成为郑铁炉同乐社的“台柱子”。
王立扮相俊美,表演细腻,咬字清,不夹字,动作干净利落。王立非常注意舞台形象,当时虽然戏装不正规,大部分都是在布上画的戏装,但王立经常是“水袖白、领子白、靴子白”。王立目能传神,不管是饰演小生、老旦、白须,一出场,一个动作一句唱腔,都能引来一片喝彩声。民国十五年(1926年)四月初七,王立随朱万明、关遇龙率领的同乐社到颍阳镇李洼村踩跷唱曲玩故事。因下雨地上泥泞不能踩跷而登上舞台演出。登上舞台的王立在《祭塔》中饰演的许仕林十八年后考中状元来到塔前祭拜母亲,一声:“娘呀!娘呀,我的亲娘!”的唱腔,王立唱得是声泪俱下,沁人肺腑,加上手脚灵活,功法兼备,将许仕林急着见母的迫切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观众听得是热泪盈眶。民国十七年(1928年)秋罢,王立作为同乐社的骨干成员随朱万明、关遇龙等11人到嵩县德亭镇演出,潇洒的举止、优美的唱腔征服了当地观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7月,王立和朱万明、关遇龙等30多人随国民二十路军将曲子戏唱到南昌。原国民二十军二二八旅旅长范龙章,在其回忆文章中也讲到临汝县的曲剧名家胡定和王立每年去给母亲祝寿唱戏的事。
王立一生塑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是在《祭塔》中饰演的许仕林,《兰桥会》中饰演的魏士秀,《铡西宫》中饰演的国母,《包公辞朝》中饰演的佘太君,《吴汉杀妻》中饰演的吴汉娘,《团圆记》中饰演的干妈,《二堂认夫》中饰演的县官,《周老汉送女》中饰演的周奇,《沙岗村》中饰演的老地主等。
王立一生痴迷于曲剧事业,在民间有许多有关王立唱戏的趣事,如某次与外甥,汝州曲剧名家朱海解木板,王立上锯,朱海下锯,舅甥二人边干活边唱戏。解着解着跑锯了,朱海说:“舅、舅,错一锯!”王立说:“没事,曲子戏,错一句就错一句”成为笑谈。
1957年,王立参加临汝县曲剧团,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受到剧团演职人员的尊敬。1971年农历九月十六王立病逝于曲剧团,享年64岁,他将一生献给了曲剧事业。
![]() |
加微信号:xijucn-com (或扫描二维码)为好友,好礼送不停!免费送戏票,纪念品,戏曲MP3播放器,戏曲动漫卡通玩偶,戏曲T恤,戏曲鼠标垫,手机壳等!准时为您推荐戏剧热点信息。 |
最新评论: